全柴動力套利賭局
2012-08-07 21:58:06 來源:理財觀察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熔盛的困局
如今,熔盛重工對于這份好不容易“搶”來的合同看上去已經是有心無力。
熔盛重工的主業造船業本身就是一個周期性很強的行業,2011年開始國內外造船及航運市場逐漸跌入歷史最低谷。
熔盛重工之前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財務報表顯示,2012年一季度,熔盛重工實現營業收入16.26億元,營業利潤為虧損1.42億元。由于有較高的營業外收入,熔盛重工的利潤總額為1.28億元,凈利潤為1.13億元,歸屬熔盛重工的凈利潤7685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57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6.55億元,融資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7.03億元。截至3月31日,熔盛重工的總資產為499.06億元,總負債為377.97億元,負債率上升為76%。
環球網援引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4日文章稱,中國造船業正走向近10年來訂單情況最糟的一年。英國船運經紀機構克拉克森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頭6個月中國造船廠僅拿到182艘船的訂單,而去年為561艘,頂峰時為2007年的2036艘。受影響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是江蘇,那里有很多大型造船廠,其中就包括熔盛重工。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該省造船廠共收到72艘船的訂單,同比下降61.7%。熔盛重工也確認,今年前6個月沒能拿到1張訂單。上一張訂單是去年12月初香港的全球船運聯盟訂購的10艘同樣載重的油輪。
造船也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對流動資金的要求很高,拿到訂單之后通常有一部分的預付款。一旦拿不到訂單,也就沒有了流動資金,船廠的資金鏈便會變得緊張。
據國際金融報的7月24日的報道,最近有消息稱,浙江臺州規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業——浙江金港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這也是繼寧波恒富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和藍天造船集團之后,第三家破產倒閉的大型造船企業。
從中國熔盛重工的港股走勢也折射出它的困境。2010年上市之初時中國熔盛重工價格還在接近8港元/股,在和全柴動力簽訂協議時股價已經處在下跌中,但仍然接近7港元。但是,到2011年8月底只剩下已經3港元左右,再到2011年底時,中國熔盛重工的價格只剩下2.118元;2012年,其股價仍舊延續下跌態勢,截至7月24日收盤,僅為1.350港元。
顯然,熔盛重工已經早已不是一年多前那個財大氣粗的熔盛重工,倘若貿然傾全力收購全柴動力之后,熔盛還需要投資15億元,然后設法使得全柴動力的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更像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7月17日,全柴動力發布了《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控股股東股權掛牌轉讓進展情況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熔盛詳細的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然后表示熔盛重工已注意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3委員會“國資產權[2011]1018號”批復的有效期限,目前熔盛重工擬與全椒縣政府商議延期的可能性。
當天,全柴動力就出現跌停,此后一路下行,與熔盛重工許諾的要約收購價越來越遠。
7月25日,全柴動力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減公告,預計公司2012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100%。原因主要是:其一,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同比有較大幅度上漲,而因市場競爭因素,產品銷售價格難以同步上漲,導致產品毛利率進一步降低,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下降。其二,報告期內投資收益大幅下降。